本文介绍一种大半径小弦长特征零件的测量方法,可以准确判定零件的球面是否合格,同时进行两端面间球心距的测量。通过理论分析并制作标准量具,使用标准量具对零件球面进行涂色检查,提高了测量结果的稳定性。
在机械加工中,有些零件会存在一些特殊的特征,比如其圆弧直径尺寸非常大,但有效的圆弧部分非常短,给加工制造带来一些困难。因为其有效圆弧部分短,所以常规测量手段的测量结果是否准确,就需要进行分析判断。同时,如果知道常规测量手段存在误差,如何对零件进行检测,并且准确地进行反馈,是需要研究的问题。
图1为零件结构,端面球径为(224.54±0.05)mm,有效的圆弧部分夹角为4°。除了要测量球径外,还要测量两端面外球的中心距离,又会增加一些测量难度。
图1 零件结构
最初使用三坐标测量仪进行测量,测量结果不稳定,分别为Sf 225.03mm、Sf 225.52mm和 Sf225.89mm。利用理论的外球中心来测量外球的极半径值,相差也较大。因此,首先要确定是加工问题还是测量问题,才能找到解决办法。
三坐标测量结果出现极大变化可能是因为测量的有效圆弧面积太小,因此需要将其增大。选用直径为200mm的试件(见图2)进行车削,然后对试件进行测量,测量方式为扫掠打点,多层拟合,其结果为Sf224.5136mm,与标准值相差0.0264mm,说明机床的加工能力满足要求。为了进一步验证结果的准确性,选用不同的三坐标测量仪,采用打点的方式进行测量,测量结果为Sf 224.5155mm,与标准值相差0.0245mm,再次证明了测量结果的稳定性,说明机床的加工能力能够满足加工要求。
图2 试件加工图样及实物
由于使用三坐标测量仪不能满足球径测量要求,所以改用涂色检查法,使用标准量具对零件进行涂色检查。
要想获得理想的测量效果,就要保证标准量具的准确性,因此应对标准量具的加工过程进行确认和控制。
利用前期的经验,使用试件验证加工内球量具的能力。量具试件如图3所示。三坐标测量内球结果为Sf 224.53758mm,与标准值的差值为0.00242mm,说明机床可以加工出精度足够高的量具。
图3 量具试件加工图样及实物
该零件还需要测量两端面圆球的球心距。现已证明,机床的加工能力是满足要求的,因此换一种思路,将球心距转换为圆球最高点进行测量。测量时,量具球面与零件球面接触,量具端面至球面最高点的距离为固定值,可计算得出量具两端面的理论长度值。
机床有可靠的加工精度,接下来就是量具的制作。量具的加工图样及实物如图4所示。
图4 量具加工图样及实物
涂色检查球面直径的结果如图5所示。涂色剂为红丹粉和机械油的混合物,检查标准为有效面积的70%涂色即可。经检查,零件合格。
图5 涂色检查结果
零件的球面直径为224.54mm,中心距离尺寸为(1.65±0.20)mm。量具制作时,其球面最高点距端面距离为3.42mm,量具的厚度为20mm。通过计算,零件使用量具测量时,长度尺寸L=224.54+20+20-3.42-3.42-1.65=256.05(mm)。
中心距的公差为±0.20mm。将量具装在零件的两端,通过高度仪进行测量,其结果为256.18mm,偏大,零件合格。零件偏大的原因可能是量具与零件的配合不是非常完美,有局部干涉的地方。图6为零件装夹后的状态及测量方法。
图6 零件装夹后的状态及测量方法
使用该方法进行零件的检测,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,否则会影响零件的测量结果,甚至会导致误判。
(1)量具的加工 量具的加工是该方法的重中之重。量具若存在误差,则测量结果必然存在误差。量具上设计有一个小孔,它除了用于穿心轴定位之外,还有一个作用是校正刀具X向的补偿量。由于加工的量具表面为球面,因此刀具不能使用X向的补偿,若使用补偿之后,其球面的圆心会偏离中心线。
同时,由于量具非常小,其外径和有效圆弧面积与零件相似,量具也无法测量。在加工量具时,使用量具试件的加工程序,多余部分空走刀,保证使用验证过的加工程序,从而控制量具的加工质量。
量具的总厚度需要由磨削来保证,以减小测量误差。
(2)零件的球面车削 零件内孔已经存在,零件车削时也要控制刀具X向的对刀,不允许有补偿量。首先需要测量零件的内孔,确定内孔的实测值D;然后在机床上将零件找正,必然会存在一个跳动x1;将刀具慢慢移动,接触至零件内孔表面,此时零件需要旋转。当刀具接触至零件的最低点时,此时应该输入的对刀直径D1=D-x1。
在确定测量方法时,首先要进行理论分析,确认测量方法的科学性、可靠性和再现性。如果需要制作辅助工装、量具,一定要保证工装、量具的质量,并且要经过验证。
制造技术和测量技术在不断地更新,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结合现代高精测量设备,会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。因此在零件的生产制造过程中,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,制定合理的工艺和方法。